首页
归档
友情链接
关于
Search
1
在wsl2中安装archlinux
136 阅读
2
nvim番外之将配置的插件管理器更新为lazy
98 阅读
3
2018总结与2019规划
69 阅读
4
从零开始配置 vim(15)——状态栏配置
58 阅读
5
PDF标准详解(五)——图形状态
46 阅读
软件与环境配置
博客搭建
从0开始配置vim
Vim 从嫌弃到依赖
linux
Emacs
MySQL
Git与Github
AndroidStudio
cmake
读书笔记
编程
PDF 标准
从0自制解释器
qt
C/C++语言
Windows 编程
Python
Java
算法与数据结构
PE结构
Thinking
FIRE
菜谱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c++
c
学习笔记
windows
文本操作术
编辑器
NeoVim
Vim
win32
VimScript
emacs
linux
elisp
文本编辑器
Java
读书笔记
反汇编
OLEDB
数据库编程
数据结构
Masimaro
累计撰写
331
篇文章
累计收到
31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软件与环境配置
博客搭建
从0开始配置vim
Vim 从嫌弃到依赖
linux
Emacs
MySQL
Git与Github
AndroidStudio
cmake
读书笔记
编程
PDF 标准
从0自制解释器
qt
C/C++语言
Windows 编程
Python
Java
算法与数据结构
PE结构
Thinking
FIRE
菜谱
页面
归档
友情链接
关于
搜索到
1
篇与
的结果
2025-09-21
读《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这本书是段永平在各种公共场合回答网友的关于投资问题的一个汇总,里面包含了段永平关于投资方方面面的知识,下面是本书中我觉得书中比较有价值的部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大多数人认为买股票就是买未来的涨跌,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因此出现了许多所谓的技术流派,这部分投资者热衷于分析k线图,分析市场行情,分析热点信息,试图预测市场未来的涨跌;而这里段永平却认为买公司股票赚的是未来企业盈利的钱,是否买一家公司的股票要看你是否原因成为公司合伙人,是否愿意买下一整个公司,假设在未来公司的股票无法再进行买卖是否还愿意持有。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钱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价值,现在的100元与未来的100元价值是不一样的。假设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那么现在的100在1年后可能只值98元左右,因为用现在的98元存银行就可以在1年以后获取100元。也就是说资金是有时间成本的。所谓未来的折现就是使用一个折现率来计算未来公司现金流折现到现在大概值多少钱然后判断是否需要投资。所谓的折现率每个人用的算法都不一样,可以使用无风险利率也就是国债、可以使用通胀率、或者使用待投资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回报率。做对的事情在实际中往往就变成不对的事情不要做。我对做对的事情的看法是:发现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这句话的本意是,对的事情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而不对的事就是看涨跌,关注价格。但是映射到做人和做事上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与其考虑把事做对,幻想着找到一件能成功的事去做,不如先常识不做某事。例如不撒谎、不沉迷享乐。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 do not list 的清单,时刻提醒自己不做清单上的事,相信时间的力量。如果长期不做不对的事,那么时间的复利会带给巨大的奖励巴菲特说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在这句话前面书中说,看不懂的不买、管理层不诚实的不买、价格贵的离谱的不买。能力圈也就是自己能不能真正看懂这家公司。虽然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旦问题超过我们的预期或者我们无力改变,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自己原来并不知道所以在做对的事情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和因为做错的事情而带来的结果要严格区分开来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即使买的股票涨了,也要区分是靠追涨杀跌,靠K线、关注股价得来的还是靠买优质公司自身迎来的。如果不是走在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这条正确的道路上,那么未来肯定也会因为做错误的事亏掉当初赚的钱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结合前面说的能力圈的概念,自己懂就是知道自己这笔投资赚钱在哪,有可能亏在哪。结合机会与损失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在下注投资的那一刻起未来发生的一切不说都在预料之内,未来短期的损失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一个是“做对的事情”,就是去找好公司,关注公司长远的未来;另一个是“如何把事情做对”,就是如何找到好公司,如何看到公司的未来。好业务、好管理、好价格好公司就是这三样;好业务就是这个公司现在赚钱、未来不管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也不影响它赚钱、而且它赚钱的方式方法别的公司还学不来;好的管理层就是为公司股东利益考虑、诚实守信;好价格结合上面说的“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即使发生风险也能将损失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在自己估值逻辑计算的价格之下。我觉得看财报最重要的就是剔除不想投的公司,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这与我之前看的关于公司财报的书吻合、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看财报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当前公司是否赚钱、而未来是否赚钱、是否有其他公司和重大事件能影响该公司赚钱这个需要长期的考察,靠自己对公司的了解,也就是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意思是扣除了再投资以后的现金增加量。长期来讲未来现金流是最说明问题的有一类重资产公司,虽然每年能赚不少钱,但是需要大量投入、实际可用于分配的资金没多少。这类公司不合适投资,它们属于那种轻微的风险就能影响未来赚钱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个很好的指标,可以用来排除那些你不喜欢的公司,但不能作为“核心指标”去决定你是否要投的公司。这个指标如果好的话,你首先要看的是债务;如果没有债务问题则马上要看文化,看这种获利是否可以持续。最后还是要回到“right business, right people, right price”。收益率高的公司当然是不错的,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强。净资产收益率低的公司一般都不太好,但成长型公司的初期可能净资产收益率会很低。关键还是看你能不能看懂公司的未来(现金流)看图看线实际上就是看目前(这个时刻或时段)别人对股票的看法。所谓的价值投资者的心中是无图无线的!巴菲特说不想持有一支股票10年就不要拥有它10分钟;靠股价涨跌赚钱实际上是靠有人接盘,从其他投资者手中挣钱。将所有此类投资者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在这个整体之外是没有资金流入流出的,也就说这类投资方式没有产生任何有效的利润,就像一个人有多个股票账号,今年将这个账号中的股票卖给那个账号,明天将那个账号中的股票卖给这个账号,这个人虽然每个账号的盈利情况各不相同,但是这个人的总资产是维持不变的,而且频繁的交易就是在给券商送手续费。靠企业获取利润是实打实的利润,是企业将赚到的钱分一部分给投资者买股就是仿若买没有上市交易的企业,2、投资要用闲钱,(不是闲钱的就不能用),3、不看到十年就不投,(4、不懂的谈不上看到十年后,所以不懂的不会投),5、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若有更好的标的,要换股。因为投资有机会成本,失去了不知何时再有当有人非要把金子按铜的价钱卖给你的时候,你是不需要勇气的,你只要确认那真的是金就行了(有可能其实是镀金的铁块或石头)。但是我有个理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就像很多散户说的,回本就卖或者涨到多少就卖。这实际上还是没有看懂公司的未来,或者说还是在按照价格考虑买卖,因为恐惧未来会跌导致亏损所以常常卖飞,失去了未来赚钱的机会
2025年09月21日
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